[客家人] :


    同樣流著漢族血液 , 為什麼有所謂的<客>家人呢 ? 客家人又是從合而來的呢 ? 想了解這個問題前


我們得先對中國歷史有點概念 .  漢族歷史開展中心在北方黃河流域一帶 , 也就是所謂的中原地方 . 


因為戰亂或飢荒的關係 , 北方中原歷來有五次人民大規模向南遷徙記錄 . 第一次是秦代 , 秦始皇為了


防堵異族入侵中國 , 調派大軍到廣東北部駐守 , 他們的後代從此在南方開枝散葉 . 第二次是因東晉永


嘉年間五胡亂華 , 北方各遊牧外族大舉南移 , 中原世家大族及不願受異族統治的人民紛紛南渡黃河


逃亡 , 另建家業 ; 接著是唐代籓鎮(武官)割據 , 黃巢作亂 , 逼迫峰火下過不了日子的百姓只好離鄉背


井往南求生 , 再來是南宋時代皇室南遷以及第五次明末清初滿清入關時 .


 


    一般而言 , 客家人遠祖就是原本住在北方中原地區的百姓 , 大約在現今山西 河南 湖北一帶 . 世居


南方的人民稱這些北方逃難而來的漢族百姓為<客> , 民間漸漸有<客家>的通稱 . 後來宋代編製戶籍


更將歷代居住南方的原住民族稱為<主> , 從外地遷來的漢族稱作<客> , 客家人由此而來 . 台灣的客


家人大部分來自廣東東部潮州 惠州 韓江流域上游一帶以及福建西部梅江流域 , 這些地區共同特色是


群山環繞少平原 , 客家人運用智慧開闢山坡梯田 , 在周遭山地障蔽下維護自我傳統生活 .


 


    清代一開始雖然禁止廣東地區百姓渡台 , 仍有許多客家人繞道福建或是偷渡抵達台灣 . 朱一貴(福


建閩人)起義 , 閩客最後不合反目 , 互相攻擊 , 屏東平原(包括今天內埔 , 美濃等地)的客家鄉勇集合十


三大莊和六十四小莊 , 共一萬二千人分六區保衛家園 , 號為<六堆> . 事件過後 , 六堆地區仍然團結 ,


 一直以來靠著六堆鄉團保衛鄉土 , 繁延子孫代代不息 . 目前客家族群主要分布在南北兩頭 , 北部以桃


園 新竹 苗栗三縣為主 , 南部以屏東縣最多 , 大約有三 ~ 四百萬人 .


一 資料來源 : 取材自<台灣歷史一本通> 一書 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3 , 2 , 8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雅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