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林爽文之役]
林爽文父輩渡台定居彰化大里杙莊(今台中) , 努力墾田治產有成 , 是家境富裕的地主大族 . 清代
台灣天地會組織龐大 , 時常相互呼應支援自衛 . 乾隆五十一年(西元一七八六年) , 諸羅發生大規模
械鬥 , 官府藉口諸羅藏匿反清天地會成員 , 公然搶奪民戶家產 , 濫殺無辜 , 放縱兵士當街抓人 , 為
了躲避官兵追拿 . 許多人紛紛北逃大里 , 過去曾有天地會成員到大里宣揚天地會會旨 , 林爽文十分
友善接待 , 這一次事情越鬧越大 , 很多天地會成員於是找上林爽文避風頭 , 清軍一路追到大里 , 見
錢眼開的官兵上下一氣 , 明著說是抓拿天地會亂民 , 實際趁火打劫中飽私囊 , 惹得大家忍無可忍 ,
林爽文不顧親族反對 , 在這年十一月帶頭抗清 .
一開始戰事十分順利 , 攻破彰化縣城 , 殺知府 ,幾天後 ,大家一致擁立林爽文為王 , 改元<順天>
, 起義聲浪從大里盪開 , 南北響應 , 不到十天 , 大隊人馬直驅府城 , 打算對清軍作最後痛擊 . 南部
莊大田號召數千人攻進鳳山縣城 , 乘勝與林爽文會合 , 圍攻府城 , 在這關鍵時刻 . 來自漳州的大
里起義軍和出身泉州的移民又生嫌隙 , 彼此沒有共識 , 沒辦法互信 , 府城官員見機不可失 , 拉攏
反對起義軍的百姓修築城柵 , 起義軍的攻勢因而大受挫折 , 一個多月過去還是攻不下府城 , 雙方
陷入僵局 .
現今回頭看歷史 , 這一次動亂規模是台灣史上最大 . 當時在台灣處理的清朝將官心慌意亂 , 對
岸的朝廷同樣急著調度部隊 , 一波一波救兵渡海來到 , 林爽文軍隊則由農民組成缺乏訓練 , 時間
拖久了 . 林爽文漸漸落居下風 , 在諸羅與清朝大軍爆發多次血戰 , 力圖重新振作 ; 眼看一年就要
過去 , 期間幾度調兵遣將還是收拾不了亂事 . 最後清廷派陝甘總督福康安前來掌理台灣軍務 , 乾
隆五十二年(西元一七八七年)十一月 , 四川精銳大軍隨著福康安登陸鹿港 , 整軍南下諸羅 , 這一
回 , 清軍不同以往一打就跑 , 再打便潰不成軍 , 一路軍容盛大突破重圍 , 打得林爽文只能倉皇逃
命 .
林爽文敗走集集山中 , 從此再也無力重振聲威 , 一路且戰且走 , 多謀的福康安這時早已和山區
原住民協議成功 , 共同設埋伏抓拿林爽文 , 原本還冀望能走出山頭渡海潛逃的 , 在清軍 原住民夾
殺攔截下已成不可能之任務 . 乾隆五十三年一月 , 林爽文來到老衢崎一位好朋友家中 , 告訴他 : [
你發財的機會來了 , 把我綁了送官吧 !] 就這樣 , 林爽文束手就縛 , 結束起義 . 一個月後 , 清軍在
鳳山大敗彈盡援絕深受重傷的莊大田 , 將他就地處斬 . 至此 , 長達一年三個月的起義行動全部失
敗 , 清朝終於平定亂事 . 事後 , 林爽文押往北京 , 慷慨就義 , 當年三十二歲 ; 至於清軍官將同樣依
功過處斬貶職或是擢升任用 .
想想看 , 為何連生活優渥的子弟都要投入反清行列 , 冒著家業的不保的風險領導起義行動 , 可
見清廷事後論功行賞 , 論罪行罰的老辦法根本行不通 , 依舊沒能解決弊端 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 註解 : [諸羅]其實就是現今嘉義地區 , 因原是平埔族<諸羅社>所在地而得名 , 林爽文和清軍
在諸羅僵持很長一段時間 , 後來林爽文切斷清軍運輸補給路線 , 諸羅城內幾乎斷糧 , 城內居民協
助清軍死守奮戰 , 才能等到援軍解危 . 平亂之後 , 乾隆皇帝為了<嘉>勉諸羅兵民守城忠<義> , 因
而賜名[嘉義] .
二 資料來源 : <台灣歷史一本通> . 2013 ,1 , 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