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印象 , 家中長輩要決定婚喪喜慶重要的日子時 , 總不忘拿出薄薄一本


農民曆仔細推敲一番 , 非得找出天時 人和的日子才滿意 . 到底農民曆和現在全世界通用的陽曆有


什麼不同呢 ? 農民曆或稱<農曆> , 可說是中國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結晶 , 常有人將農曆和陰曆相提


並論 . 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, 正確的說 , 農曆是一種<陰陽曆> . <陽曆>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


周為一年制定的曆法 ; <陰曆> 則是以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規律制定而成的曆法 , 中國老祖先為了配


合太陽和月亮的天象週期變化 , 定三百六十五天為一年 . 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(月亮一個圓缺


變化周期約為二十九天十二小時四十四分) . 不過這樣的安排有個大問題 , 那就是一年十二個月下


來只有三百五十四天 , 比原先一年的設定足足少了十一天 , 為了修正這個漏洞 , 古人採用<置閏>的


辦法 , 因此農曆每隔二 ~ 三年就會有<閏月> . 另一方面 , 為了符合寒暑氣候規律 , 古人的置閏辦法


不像陽曆一般統一在二月增加一天 , 如果當年閏月正好落在五月之後 , 則稱閏五月 ; 若是在八月之


後則稱閏八月 . 依此類推 , 所以說農曆是陰陽曆法 .  





中國自古農業發達 , 為了幫助靠天吃飯的農民更能掌握季節氣候變化 , 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又創制


了二十四節氣 . 提供農民做為農事耕作的參考 , 因此中國這套傳統曆法又稱為農民曆 . 所謂二十


四節氣是以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制定出的 , 三百六十度黃道分成而十四小段 , 每個小段的交點就


是一個節氣 ; 依序分別是 : 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


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. 耕作的農民只要翻翻農民曆查看二十四節


氣 , 對於寒暑 雨水 霜雪來看自然都能了然於心 , 靜待辛勤耕耘後的豐收 . 接下來介紹幾個重要節


氣 - <立春> : 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 , 春臨大地 , 草木開始萌芽 , 農人也要開始忙著播種 . <驚蟄> :


春雷在這時節隆隆初響 , 驚醒冬眠蟄伏中的動物 , 大地更見生氣 . <春(秋)分> : 分 , 是一半的意思 .


 表示春(秋)天已經過了一半 , 同時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 , 也是黑夜 白晝時間均分各半的日子 . <夏


至> : 至 , 是極的意思 . 表示這一天(北半球)陽氣至極 , 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白晝最長 , 夏天到來 , 氣


溫攀高 , 作物生長開始成熟 . 客家俗話說[芒種夏至天 , 有食麻懶去 .]  意思是說炎炎夏日 , 就是有


人請客吃飯 , 也懶得出門 . <立冬> : 這個節氣一到 , 表示寒冬腳步不久便要跟進 , 生氣蓬勃的大地


肅靜下來 , 許多昆蟲動物也要準備蟄伏度過冬天 , 人們也要在這一天[補冬] , 應付未來酷寒的日子 .


<冬至> : 和夏至相對 , 這一天(北半球)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, 以往家家戶戶這一天都要搓湯圓 , 吃湯


圓 , 民間俗話說 : [不吃金丸(紅湯圓) , 銀丸(白湯圓) , 不長一歲.]




     現代人出門觀看天氣大約只是冷了多加衣服 , 想想是不是該帶傘罷了 . 寒暑時序是否風調雨順


影響古人生活密切 , 仔細觀察天氣累積判斷經驗成為很重要的事 . 許多與氣象相關的俗諺即是古人


日積月累下來的觀天心得 : 1 [立春落雨到清明] : 形容大陸華南三~ 四月間陰雨綿綿的天氣 . 這時北


方大陸冷氣團與太平洋暖氣團勢均力敵 , 形成滯留鋒面 , 造成降雨不斷的天氣 , 也就是一般說的<梅


雨季> . 台灣比福建 廣東華南一帶位置還要偏南 , 所以梅雨期來得較晚 , 大約在每年五~ 六月時 . 2


[未吃五月粽 , 破求不敢放] [未食五月粽 , 襖袍無入甕] : 閩南 客家都有相似的諺語 , 是說天氣雖然一


天天暖和了 , 不過端午節沒過 , 冬衣還不能收起來 , 因為天氣可能說變就變 , 突然冷了起來 , 這是因


為正值春夏交替時節 , 北方冷氣團餘威仍然強大 , 只要一發威 , 高照的艷陽也要讓他三分 . 3 [九月風


颱無人知] : 夏天是颱風頻繁造訪台灣的時節 , 九月天氣漸漸涼爽 , 秋天的腳步近了 . 這時若有颱風來


到常令人覺得意外 , 疏於防範 , 因此秋颱往往造成較大的災情 . 4 [冬至晴 , 元旦雨 ; 冬至雨 , 元旦晴 .]


古人累積歷年經驗 , 發現冬至這天如果天氣晴朗 , 元旦當天便會下雨 ; 相反的 , 如果冬至這天下雨 , 


元旦就是天晴好天氣 . 另外又有[冬至在月頭 , 無被無使愁 ; 冬至在月尾 , 賣牛來買被 .]的說法 . 表示


冬至如果在農曆月初 , 那麼這一年冬天必定是個暖冬 , 不必擔心沒有厚棉被 , 如果冬至是在農曆月尾 ,


那麼可得有如何捱過寒冬的盤算 . 5 [未落水先唱歌 , 淨落無幾多] : 表示下雨前先雷聲大作的話 , 就算


真的落下大雨 , 也只是一會兒功夫便會雨停 . 這個情景描述的是夏天常見的午後雷陣雨 , 夏天的西北


雨總是來得又快又急 , 不過通常是雷聲大雨點小 , 一下子又見太陽高掛 . 6 [水蟻滿屋飛 , 無愁有雨蔭


田] : 水蟻是白蟻的俗稱 . 這句客家俗諺意思是屋裡突然來了許多大水蟻飛來飛去 , 表示不久一定要下


大雨了 . 等著充足雨水耕種的農夫這下子可以不必煩惱了 .      


一 資料來源 : <台灣歷史一本通>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2 , 12 , 17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雅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